Month: 2月 2014
【转载】True colors
Cyndi Lauper—— 野性
Fiona Fung ——甜美
Phil Collins—— 磁性
陈慧琳—— 欢快
万芳——哀伤
仓木麻衣——恐怖
【原创】智慧的定义
我不清楚智慧一词的含义,于是查了一下定义,如下:
现代汉语词典: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
新华字典:对事物迅速、灵活、正确的处理的能力。
维基百科:高等生物所具有的基于神经器官的一种高级的综合能力。 Continue reading
【原创】2014 make a difference
【转载】无法证伪的理论就是耍流氓
本文给与不可证伪以通俗的解释,虽然有些简单,权当了解吧。本文来自果壳网
指导员做战前动员,称“只要冲锋足够快,就不会受伤”。你拼尽全力冲锋,可战后却浑身血淋淋地被抬了回来。你说指导员的话不对,指导员却说:“那是因为你冲得不够快,否则就不会受伤了,记着下次冲快点啊。”面对这么流氓的解释,你只能哑口无言。但你已经知道了他是个骗子,原因在于他根本就没有给出冲锋足够快的标准,无论你冲得有多快,只要你受伤了,他永远可以称原因是你不够快,他的说法“永远正确”。
【转载】卡尔波普尔与进化论的可证伪性(ZT)
地球仪一直不相信对任何人类心理特点都给与进化论的解释,我讨厌的并不是进化论,而是那种不可证伪的适者生存!
本文转载自豆瓣网
卡尔波普尔爵士是近代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他最广为人知的一点就是提出以理论的可证伪性做为科学与非科学理论之间的分界标准。这一标准的得到了不同领域学者的认可,其中很多的支持者来自通常对哲学家不怎么感兴趣的科学家群体。可证伪标准的重要价值之一是它强调了科学知识的客观性。如果某种理论不具有可证伪性,那么就无法用经验去检验,就会有‘主观空想’的嫌疑。
Continue reading
【转载】性与暴力的神经机制
本文转载自果壳网,马斯洛说他不知道为什么性谄媚可以抑制暴力行为,也许这是一个解释。
(文/Yuting Chang)当提到“暴力”、“侵略”以及“冲动”这些字眼时,大概很少有人会对它们产生正面的联想,然而演化过程中,这样的行为却在众多物种中得以保留,毕竟在觅食、捍卫领域或是寻求伴侣时,都可能需要强劲的攻击能力。但是什么样的机制让个体只在适当的“时机”对适当的“对象”进行攻击?不同行为的输出又是怎么被神经系统所选择的? Continue reading
【原创】责任
我曾在地铁上看到一位父亲,教育他的小孩子说:“我给你选择的自由,要么晚上回去做饭,要么就不要吃饭。不论怎样,这都是你的选择,你不要到时候说这是我逼你的。”
站在一个成人的角度上,我们的确可以选择不吃,因为我们可以自己去饭店吃。但对于那个小孩子来讲,家人不给他饭吃,他并没有获得食物的能力,虽然说他可以抗争或者离家出走,但这终究不是一种好的选择。没有能力,就没有责任。
我想,对我而言也一样,我不应当自责于自己过去的虚伪与懦弱,因为在当时我几乎别无选择。我没有能力,就没有责任。但现在不同了,我要争取独立与自由,并不是因为我讨厌哪个人,而是因为我不想再做一个虚伪的人了。